百科知識
累計預扣法下年度中間入職、離職如何進行銜接?
從這個月開始,工資薪金的扣繳申報適用新的累計預扣法,與之前按月計算個稅方法最大的區(qū)別是,累計預扣法按照納稅人一年內累計的收入和扣除進行個稅計算,年度進行匯算清繳,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個人稅負的均衡和減少補退稅情況出現(xiàn)。但是正由于累計預扣法在計算個稅時有一定的連續(xù)性,我們需要考慮年度中間個人任職情況發(fā)生變化時,如何銜接個稅的計算方法才更加合理。
由于實務中不同的公司采用不同的工資發(fā)放和扣繳申報的操作方式,導致了在累計預扣法下,個人年度中間發(fā)生入職、離職時,不同公司的操作方法上,可能導致個稅計算的銜接出現(xiàn)多種不同的情況。從政策層面上來看,對于累計減除費用和專項附加扣除的銜接,已有的政策也作出了一些規(guī)定。
累計減除費用的銜接計算:按照總局2018年第61號公告的規(guī)定,累計預扣法的計算公式為,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shù)計算。
專項附加扣除的銜接計算:對于專項附加扣除的銜接計算,《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操作辦法》做出了三個方面的規(guī)定。
1.納稅人同時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并由扣繳義務人辦理上述專項附加扣除的,對同一專項附加扣除項目,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只能選擇從其中一處扣除。
2.納稅人年度中間更換工作單位的,在原單位任職、受雇期間已享受的專項附加扣除金額,不得在新任職、受雇單位扣除。原扣繳義務人應當自納稅人離職不再發(fā)放工資薪金所得的當月起,停止為其辦理專項附加扣除。
3.更換工作單位的納稅人,需要由新任職、受雇扣繳義務人辦理專項附加扣除的,應當在入職的當月,填寫并向扣繳義務人報送《扣除信息表》。
從操作層面上來看,目前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tǒng)已經(jīng)做了安排,登錄扣繳系統(tǒng),選擇“新報表”后,系統(tǒng)會自動彈出以下提示:
其中第2條要求扣繳義務人核實完善員工的任職受雇日期,明確該日期將用于計算員工的專項附加扣除可扣除額,但未明確是否同樣適用于基本費用減除的計算,我們推測,系統(tǒng)應當會建立相應的規(guī)則,來實現(xiàn)累計減除費用和專項附加扣除的自動計算。下面我們就以不同情況下,累計減除費用和專項附加扣除的銜接操作進行舉例說明。
情況一:當月發(fā)當月工資,次月申報。
如上圖,假設個人1月1號入職,1月12號公司發(fā)放當月工資,2月13號公司進行1月稅款所屬期的扣繳申報,扣除基本減除費用5000元及1月的專項附加扣除。在個人全年工作不變動的情況下,公司共為個人進行12期扣繳申報,累計減除費用5000×12,扣除12個月的專項附加扣除。
情況二:當月發(fā)上月工資,次月申報。
如上圖,假設個人1月1號入職,2月13號公司發(fā)放當月工資,3月13號公司進行2月稅款所屬期的扣繳申報,個人的任職月份數(shù)為2,扣除基本減除費用5000×2,以及1月、2月的專項附加扣除。在個人全年工作不變動的情況下,公司共為個人進行11期扣繳申報,扣除累計減除費用5000×12,以及12個月的專項附加扣除,年度匯算清繳也不需要調整。
以上兩種情況的討論時基于個人在當年1月1號之前沒有工作,且當年度連續(xù)工作,因此情況相對簡單,而如果個人年度中間發(fā)生離職、入職的情形,由于前后兩個扣繳義務人的操作方法不同,情況可能就要復雜一些。
情況三
如上圖,個人1月1號入職a公司,1月13號,a公司發(fā)放當月工資。2月1號,個人從a公司離職,并于2月5號入職b公司。2月13號,a公司就其向個人發(fā)放的工資進行扣繳申報,稅款所屬期為1月。
3月13號,b公司向個人發(fā)放工資。4月13號,b公司為個人進行3月稅款所屬期的扣繳申報。
若當年度個人的工作不再變動,當年度a公司為個人做1次扣繳申報,b公司一共為個人做10次扣繳申報,累計減除費用為5000×12,扣除11個月的專項附加扣除。
(一)累計減除費用的計算
2月13號,a公司為個人申報時,個人的任職月份數(shù)為1,扣除費用5000元。
4月13號,b公司為個人申報時,扣繳義務人應在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tǒng)扣繳客戶端中準確填寫納稅人的任職受雇日期為2月5號,此時個人的任職月份數(shù)為2,扣除費用5000×2。
當年度個人扣除累計減除費用5000×12,匯算清繳不需要調整。
?。ǘm椄郊涌鄢挠嬎?/p>
2月13號,a公司為個人申報時,個人的任職月份數(shù)為1,扣除1月的專項附加扣除。
4月13號,b公司為個人申報時,個人的任職月份數(shù)為2,扣除2月和3月的專項附加扣除。
當年度個人扣除12個月的專項附加扣除,匯算清繳不需要調整。
2月5號,個人入職b公司時,應當及時在個人所得稅APP中辦理扣繳義務人的變更。由于此時b公司尚未為個人進行扣繳申報,APP中無法自動顯示b公司的信息,需要個人自行添加b公司的信息。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第①步,點擊個人所得稅APP頁面底端的“查詢”,在“我的記錄”中選擇“專項附加扣除填報記錄”。
第②步,在已填報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里選擇需要修改的項目,由于每一項信息均需要單獨填報,修改扣繳義務人時應逐項修改。
其他文章
- 申報殘保金時提示上年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小于社會平均工資50% 這個有風險嗎
- 緊急求助一下:報稅的那個電腦開不了機了,在新的電腦里下載了報稅軟件可以把原來報過的內容帶過來嗎?如何操作?謝謝
- 增值稅申報表的小微企業(yè)免稅銷售額是不是就是我們的營業(yè)收入,不算營業(yè)外收入把,
- 股東減資用不用考慮未分配利潤?
- 用于職工集體福利取得的進項稅,怎么入賬呢,還是進到進項稅嗎,具體會計科目怎么做呢
- 請問金蝶云星空版 如何按供應商查明細賬
- 獨立核算的分公司,總公司可以一起核算所得稅嗎?
- 一般納稅人清包工可以開3%專票不可以開普票是嗎?簡易計稅的只能開普票是嗎?
- 本期如果有在外地預交的稅款,增值稅申報的時候怎么申報?
- 開辦費用要在營業(yè)前結轉?還是下個月結轉
- 計提工會經(jīng)費計入什么科目呀?問了兩個給了兩種答案。
- 壞賬準備計提的 信用減值準備屬于什么科目, 借貸方向代表增加還是減少
- 資產(chǎn)負債表上應付賬款為負數(shù),預收賬款為正數(shù),這兩個表示什么意思?
- 餐飲行業(yè)印花稅是怎么核定的,稅率是多少?
- 你好!行業(yè)協(xié)會會員費收入屬免稅收入嗎
- 行政單位財務規(guī)則和事業(yè)單位財務規(guī)則的區(qū)別是什么?
- 企業(yè)給員工發(fā)的過節(jié)費,做賬怎么處理合適,這個也需要繳稅吧
- 建筑類,成本 人工 費用 利潤比例分別是多少啊?
- 你們好,請問下一般納稅人資格證明文件怎么下載?在電子稅務局網(wǎng)站里
- 投資性房地產(chǎn)公允價值模式計量是如何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