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电影在线观看_免费观看在线的黄片视频_激情五月天综合网_9l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尤物

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 > 百科知識

百科知識

1977年水門事件簡介(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所經歷的水門事件)

2023-08-16 13:17:07 來源:互聯網

"水門事件"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政治丑聞,因為事件發(fā)生在華盛頓的水門大廈而得名。

美國的第37任總統(tǒng)理查德·尼克松也因卷入該事件,被迫辭職,結束了他的政治生涯,甚至在世界政壇也引起了軒然大波。

水門事件雖然已經過去近50年,仍然余波未息,有關該事件的小說、傳記陸續(xù)問世,更是吸引著人們不斷探究它的真相。

正如《華盛頓郵報》的專欄作家費舍爾所說:"水門事件一直是美國人生活的一部分,它在小說、電影中,也在兒童讀物和流行樂曲中,那是我們身上剛剛愈合的傷口,依然留著稚嫩的疤痕。"

1972年6月17日凌晨,五名潛入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的"竊賊"被捕,原本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三流撬竊案",后來卻演變成一件沸沸揚揚、人盡皆知的政治丑聞。

潛入的竊賊不為偷盜財物,而是奉命偷拍文件,安裝竊聽器,以刺探民主黨的競選策略和活動情況。

水門事件發(fā)生時,正值兩黨競選激烈之時,在剛發(fā)生的頭幾個月里,并沒有受到美國新聞界的太多關注。根據蓋洛普民意調查公司的調查數據顯示,當時只有52%的美國人知道"水門"這個詞。

但當時美國的《華盛頓郵報》卻敏銳地嗅到這一事件,派遣了艾爾雷德·劉易斯和鮑勒墊伍德沃德這兩位記著前去采訪,也由此拉開了揭露水門事件的序幕。

調查的逐步深入,《華盛頓郵報》的記者在代號為"深喉",實是聯邦調查局副局長馬克·菲爾特的幫助下,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陸續(xù)發(fā)表了多篇報道。

在發(fā)表了題為《證實尼克松的高級助手與秘密基金的聯系》一文后,更是將水門事件推上了風尖浪口,成為1973年美國最大的新聞。

《華盛頓郵報》對水門事件的層層揭露,尼克松也開始了對《郵報》的打擊和報復。

先是尼克松總統(tǒng)競選運動負責人克拉克·麥格雷戈指控《郵報》"含沙射影,散布小道消息,捏造罪名,無中生有......以造成白宮和水門事件有直接聯系的假象。"

又不許郵報記者報道白宮社會活動,甚至不讓《郵報》公司所屬的電視臺更新執(zhí)照,盡管尼克松百般刁難,也不能阻止水門事件的繼續(xù)曝光。

隨著《華盛頓郵報》的不斷揭露,聯邦調查局的深入調查,水門事件也發(fā)展到最精彩的階段。

1973年7月16日,尼克松的前助理亞歷山大·巴特菲爾德向歐文調查委員會透露:尼克松的白宮辦公室里有一套可以秘密錄音的設備。

而從1970年以來,尼克松就把在白宮辦公室里的談話都秘密地錄了音,消息一經傳出,頓時引起輿論嘩然。

1974年7月24日,美國最高法院以8票對0票一致裁決尼克松交出傳調的錄音帶,并提出了對他的幾大彈劾提案:

阻撓司法程序、濫用總統(tǒng)權力、違背憲法、拒絕國會傳訊,至此,尼克松大勢已去,辭職也只是時間問題。

縱觀水門事件的全過程,表面上看似乎是《華盛頓郵報》對政治丑聞的正義揭露,引起國會和司法部門的介入調查,以至總統(tǒng)下臺。實際上是美國兩大權勢集團為爭奪權力而展開的斗爭。

美國自建國以來,東北部地區(qū)在政治、經濟等多方面一直占據著統(tǒng)治地位,形成了東部權勢集團,也有"老牌富豪"和"北方佬"之稱。

東部集團控制著國會兩院,決定著美國的內外政策,對其它地區(qū)的文化價值和道德標準也有很大影響,更有著左右總統(tǒng)候選人的影響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美國的社會經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隨著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美國西南部邊緣地區(qū)的新興高科技產業(yè)迅速崛起,權力中心也隨之轉移,形成了和東北部自由主義權勢集團相對立的保守主義權勢集團。

尼克松便是保守主義權勢集團的代表,自他1968年上臺后,就有意力圖加強保守主義的勢力,主張對政府人員進行大規(guī)模的調整,以削弱東北部自由主義權勢集團的勢力。

1972年的總統(tǒng)選舉中,他以壓倒性的優(yōu)勢再次獲選,便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以期徹底打擊東部權勢集團的勢力,建立以保守主義為首的勢力。

他試圖通過調整國家預算項目、改組政府機構,調整政府人員、改革稅收制度等三個方面,徹底扭轉局面。

不過這三項改革政策已經從根本上觸犯了東北部自由主義權勢集團的利益,《華盛頓郵報》揭露水門事件,便是東部權勢集團"北方佬"對南部權勢集團"牛仔"的有力反擊和權力爭奪。

上一篇:515全國碘缺乏病宣傳日宣傳標語
下一篇:1985年36歲屬牛人2023年本命年佩戴什么旺運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