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識
我朋友叫我去澳門賺錢,做幣種兌換生意,能做嗎?(外匯風險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1. 我朋友叫我去澳門賺錢,做幣種兌換生意,能做嗎?不建議存在就有道理,過來人告訴你一天一千是少的,你應該考慮的是其它方面的因素,比如長不長久啊,工作強度和環(huán)境如何....1. 我朋友叫我去澳門賺錢,做幣種兌換生意,能做嗎?不建議存在就有道理,過來人告訴你一天一千是少的,你應該考慮的是其它方面的因素,比如長不長久啊,工作強度和環(huán)境如何
1. 我朋友叫我去澳門賺錢,做幣種兌換生意,能做嗎?
不建議
存在就有道理,過來人告訴你一天一千是少的,你應該考慮的是其它方面的因素,比如長不長久啊,工作強度和環(huán)境如何啊等等
2. 外匯風險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外匯風險構成要素:
1、交易風險
2、會計風險
3、經濟風險
4、業(yè)務風險 一國所有的外匯儲備因儲備貨幣貶值而帶來的風險。它主要包括國家外匯庫存風險和國家外匯儲備投資風險。自1973年國際社會實行浮動匯率制以來,世界各國外匯儲備都面臨同樣的一種運營環(huán)境,即儲備貨幣多元化,儲備貨幣以美元為主,包括美元在內的儲備貨幣匯率波動很大。
3. 什么是外匯風險,它的構成要素及類型?
外匯風險構成要素:
1、交易風險
2、會計風險
3、經濟風險
4、業(yè)務風險
一國所有的外匯儲備因儲備貨幣貶值而帶來的風險。它主要包括國家外匯庫存風險和國家外匯儲備投資風險。自1973年國際社會實行浮動匯率制以來,世界各國外匯儲備都面臨同樣的一種運營環(huán)境,即儲備貨幣多元化,儲備貨幣以美元為主,包括美元在內的儲備貨幣匯率波動很大。
4. 外匯風險的種類有哪幾種?
外匯風險有以下三種類型一、企業(yè)外匯風險1、交易風險2、會計風險3、經濟風險二、業(yè)務風險1、外匯買賣風險——銀行與外匯買賣業(yè)務:代客戶買賣和自營買賣2、外匯信用風險:在外匯交易中由于當事人違約而給銀行帶來的風險。3、清算風險(settlementrisk)三、國家外匯儲備風險一國所有的外匯儲備因儲備貨幣貶值而帶來的風險。它主要包括國家外匯庫存風險和國家外匯儲備投資風險。自1973年國際社會實行浮動匯率制以來,世界各國外匯儲備都面臨同樣的一種運營環(huán)境,即儲備貨幣多元化,儲備貨幣以美元為主,包括美元在內的儲備貨幣匯率波動很大。這樣,就使各國的外匯儲備面臨極大的風險。
5. 什么是外貿環(huán)境?
貿易環(huán)境是指目標市場上,除與產品銷售本身直接有關的內容之外的其他因素,通常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總體狀況;人文狀況,包括人口、語言、宗教、風俗習慣、文化修養(yǎng)、消費偏好等;地理狀況,包括位置、氣候、面積、地形等;交通狀況,包括交通設施、通訊方式、交通工具及港口等;產業(yè)與商業(yè)狀況,包括資源分布、生產結構、工農業(yè)發(fā)展、商業(yè)慣例、國際收支、國民購買力、供需季節(jié)及其變化等;經濟與貿易政策狀況,包括經濟類型、匯率制度、通漲率、市場開放度、關稅及海關制度等;相關法律狀況,包括貿易法、外匯法、海關法、知識產權法等。
6. 國際貿易環(huán)境的變化有哪些?
一、在目前初步談判的條款下,加人WTO后中國的的變化
在***訪美以后,美國***搶先公布了我國與美方就加入世貿組織(WTO)談判的初步內容,在我國及國際社會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中國為加入世貿組織做出了重大的“讓步”,美國政界和商界也都承認中國***做出了重大的“讓步”。我們國內許多人則認為目前按此條件加入WTO會給中國造成很大的沖擊,因此對加入WTO產生了較多的疑慮。
當然,這次談判所承諾的條件中,在一些主要的領域里,應該說都有一些沖擊,確實都會對中國的經濟產生一定的影響,但這要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事實上,如果對我們所初步承諾的加人世貿組織的條件仔細進行分析,可以看到,這種沖擊并不像有些報刊、外電所描述的那樣是“國門大敞”,讓外國企業(yè)長驅直入,而是實際上還有很多方面的限制和保護,還有一定的過渡時期;主動權基本上還是操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中。我們對此應該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1.農業(yè)。現在議論比較多的領域,首先是農業(yè)。對于美國的農產品,首先是允許染有TCK病的小麥進口。但這宗進口的解禁其實對我國的影響并不大,本身也并不是WTO的問題。影響比較大的是在加入WTO以后,提高“大宗商品配額”,即每年進口糧食的“配額”增加到2100萬噸。在這2100萬噸進口的數額之內實行的是1%一3%的低關稅;2100萬噸配額以上的進口繼續(xù)實行高關稅,但要逐步從目前的30%一40%的水平降到2004年的17%的水平,有些將降到14%。對中國經濟影響比較大的恐怕首先是這2100萬噸的配額,因為我國目前每年只進口300多萬噸糧食,即使在最初兩年進口配額只有700-1200萬噸,進口的增幅仍然較大,這在目前我國農產品銷售困難、產品供大于求的情況下,可能會對國內農產品的價格和我國農民的收人造成一定的沖擊。但從長遠來看,靠前, 2100萬噸的進口仍然只占我國糧食總消費量的2%-3%左右,占市場交易量(進入市場的部分)的10%左右,不會左右我國的糧食市場。第二,糧價的下降,對農民的收入有影響,但中國目前70%的糧食屬于農民自給自足的部分,受影響的主要是那些出售到市場上去的30%的商品糧,對市場價格影響較大,但對農民收入的影響還是有限的。第三,農產品價格的進一步下降,會對農產品價格體制的改革、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產生積極的影響,也會對農業(yè)結構的調整產生積極的影響。第四,較低的國際糧價抑制國內糧價的提高,對于農民當前的收入是會有影響,但是對于促進農村人口轉移到工業(yè)和其他非農產業(yè)中去則會有用積極的影響。因為糧食價格降低,平均工資水平就可以降低,有利于工業(yè)的發(fā)展;通過工業(yè)化程度的提高,目前的農村人口進入工業(yè)、第三產業(yè)的速度,農村勞動力轉移、獲得較高收入的就業(yè)機會的可能性也就會增加。因此,如果我們承認農民收入的增加不太可能繼續(xù)依靠農業(yè)收入的增加,而主要將靠工業(yè)、非農產業(yè)的發(fā)展的話,那么,盡管這一點會在短期內形成對農產品價格和農民收入的沖擊,但是從中、長期來講,對3億農業(yè)勞動力和7億農村人口是有好處的。當然,如果加入WTO,應采取相應的積極措施,盡量減輕在短期內對農民收入沖擊的負面影響。
就具體品種而言,在農業(yè)方面可能造成較大沖擊的是大豆和棉花。根據《中美農業(yè)合作協(xié)定》,到2004年我國豆油的進口配額將達到330萬噸。按中國大豆的出油率14%-15%來推算,進口330萬噸豆油相當于進口2200萬噸大豆,這個進口量大于國內大豆總產量。從而對我國的大豆生產將構成很大壓力,其次是棉花。去年我國棉花進口量為20萬噸,簽署《協(xié)定》后,棉花進口馬上就要變成74.3萬噸,到2004年則要達到89.4萬噸,而我國目前的棉花庫存達500萬噸,因而壓力也較大。
2.汽車業(yè)。很多人認為一加入WTO,汽車的關稅就會降到0,從而對中國的汽車業(yè)將是致命的打擊。實際上,即使今年加入WTO,汽車價格也不會馬上下降。我們承諾的條件是,到2008年(美國要求到2005年),汽車保護關稅由目前的80%-100%下降到25%。這么長的過渡期,國內的汽車行業(yè)有時間來發(fā)展壯大、并逐步和國外廠家競爭。而且就目前而言,我國的轎車價格也只比國際市場高出20%-50%。因而,加入WTO,價格將不是最大的沖擊。投資、服務方面的沖擊可能要大于價格沖擊。在投資方面,我們曾規(guī)定,整車、發(fā)動機生產,外資不能超過50%,這一規(guī)定在加入WTO后會逐步取消。這個沖擊是很大的;另外,與汽車制造相比,中國在銷售服務方面與國外的差距更大。在研究開發(fā)(R&D)上,中國與國外的差距也非常之大。國外象豐田、通用這樣的大公司,每年研究開發(fā)經費高達50-60億美元,而中國整個汽車行業(yè)的研發(fā)經費加起來才不過十幾億元人民幣。設計開發(fā)一個全新的車型需要研發(fā)經費20億美元,改型要1一2億美元,中國的研發(fā)經費只夠改型,可以說,在這個方面還無法與國外競爭?,F在看來,我們較早可以與國外競爭的可能是汽車的維修服務方面。臺灣由于有了很健全的國內汽車維修服務體系,因而在汽車保護關稅降得很低的情況下,其汽車進口量不但沒有上升反而下降了。
總之,加入WTO對汽車行業(yè)的沖擊將是全面的、但也決不會一下子被沖垮。我門有喘息的時機, 要抓住這個時機,完成轉型,使中國的汽車業(yè)上一個新臺階。
3.電信業(yè)。電信業(yè)實際上也并不是讓外國公司長驅直人。我國承諾的條件是在6年內取消對傳呼機、流動電話進口的限制,在2年內允許外資進入移動電信業(yè)務,4年內可以進入基本電信業(yè)務。加入WTO后,在基礎電信業(yè),允許外資占到25%;增值電信業(yè)允許外資占到30%。但是這些“進入”在品種、地區(qū)、程度、方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特別是在移動電訊、基本電訊業(yè)務這個領域里,不是讓外資獨特的經營,而只是允許他們參加合資企業(yè)的投資。目前美國在這方面的要價是,要求國外公司能控股60%,至少為51%;外國公司可以直接進行國際出口,從而繞開中國的國際出入總局。這個目標與中方有分歧?,F在要談判的、沒有確定的,就是允許他們將來可以持有多大的股權,是否可以有控股權等。在增值服務業(yè)、傳呼領域里可以持股51%,但在其它方面并不是這樣。因此,我們承諾的主要還是允許他們來辦合資公司,來參股,而不是由他們來控制我國的電信業(yè)。從這個角度來講,這也是我們發(fā)展電信業(yè)的需要。過去我們的一些電訊公司也進行了合資方面的嘗試,就是想通過合資及時地引進他們的技術。因此,這對我們來說,利大于弊。當然外國公司會得到一定的收入,但這對我國民族工業(yè)的沖擊并不是很大,相反可以加速我國電信業(yè)的發(fā)展,跟上國際信息產業(yè)發(fā)展的步伐。
4.金融業(yè),另一個爭議比較大的領域是金融業(yè),金融業(yè)實際上和電信業(yè)的情況差不多。在銀行業(yè),目前談判的,首先是在各地允許外商開展業(yè)務,主要是從現在開始可以在各地設立分行。但是這個業(yè)務主要是他們能對外資企業(yè)、合資企業(yè)做外幣的業(yè)務。一定時期之后,會允許他們經營三資企業(yè)和外國人的一些人民幣業(yè)務,目前在上海、深訓已經在逐步放開。但這種人民幣業(yè)務,主要是外資企業(yè)的人民幣業(yè)務。然后再過一段時間,可能會允許他們經營中國居民的外幣業(yè)務,也還并不允許他經營中國居民和中國企業(yè)的人民幣業(yè)務。而如果外幣不能和人民幣直接兌換,很多人還會愿意把外幣存在中國銀行。而且,外資銀行在什么地方可以開展業(yè)務,還是需要的批準。從這個角度看,應該說限制是很大的。第二,金融領域里的另一個開放是允許外資搞合資銀行,股份可以占到50%,也有一定的限制。
5.保險業(yè),保險業(yè)的開放速度可能稍微快一點。人壽保險公司外商持股比例入關時可以達到50%,一年以后可以達到51%;在非人壽保險和再保險領域,外商將獲準在合資保險公司中持有51%的股份,并且在兩年內可以成立全資的分支機構,經營一定范圍內的保險品種,也不是所有的保險業(yè)務都可以由他們來經營。
6.關稅。這是另一個具有廣泛影響的領域。中國一方面同意降低農產品的關稅,另一方面也同意在2005年把工業(yè)產品的關稅從1997年的24.6%降低到9。4%左右。在有些領域里降得比較多,比如化工業(yè)、醫(yī)藥產品降到跟其他國家一樣5%-6%的關稅;汽車業(yè)從現在的80%-100%降到2005年的25%,汽車零件的關稅降到10%。應該說降的幅度比較大。但是這個影響我們也要通盤考慮。中國過去名義關稅比較高,但實際征收關稅的比重很低,每年只有3%-5%,還不算走私(關稅高,走私的動機就強)。在全部進口產品中,由于我們實行了各種關稅的減免、合資企業(yè)的優(yōu)惠政策、大中型企業(yè)進口先進設備的優(yōu)惠政策等等,以及對原材料、來料加工企業(yè)的一些優(yōu)惠政策,所以實際上我們關稅征收的比重并不大。并不是說降低關稅就沒有影響,而是說它的實際影響比起數字所顯示的程度可能要小。此外,降低關稅的影響要作整體分析,不能僅就對某一利益集團影響出發(fā)進行判斷。比如,象汽車這樣的工業(yè),關稅的下降,對整車組裝業(yè)的沖擊較大,但對零部件生產廠家可能有利,整個汽車工業(yè)的就業(yè)可能會有較大的增加。
另外,還有一個對于降低關稅的認識問題。目前我國的關稅水平為16.8%,我們承諾2001年降到15%,2005年降到10%?,F在,發(fā)展中國家平均關稅水平為14%,發(fā)達國家為3%,WTO成員國為6%??梢姡袊慕刀愂琼槕獓H發(fā)展趨勢的,不是讓步;而且隨著經濟的全球化,關稅的保護作用在逐步下降。例如,我國簽署了信息技術貿易協(xié)定(ITA),這意味著到2005年,信息技術產品關稅將降到0。我們?yōu)槭裁匆@么做,這是由于,高新技術產品全球化要求其零部件在全球的自由流動,如果關稅不降到0,人家就不會到你這兒來生產,也就談不上發(fā)展高新技術產業(yè),尤其在中國這樣一個需要努力趕超的國家。
從各方面來看,毫無疑問,加入WTO是有成本的,是要付出代價的,對有些領域是有沖擊的,但是它的沖擊并不像現在人們所想象的那么大。而且有3-5年的過渡時期,有些領域有6年的過渡時期,還是給我們留出了一些調整的余地。我們現在應該做的是:加緊我們國內的體制改革,加快對國內企業(yè)、特別是對非國有經濟開放各個領域,加強在各個領域里發(fā)展國內的競爭,提高各個領域的管理能力,提高我國企業(yè)的競爭力。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加入世貿組織,中國就不僅僅是全球化規(guī)則的接受者,而且可以參與全球化規(guī)則的制定,還可以借助世貿組織這個講壇解決貿易爭端。在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的推動下,WTO馬上要開始下一輪的談判,核心問題是如何擴大各國對美國等國占優(yōu)勢的農業(yè)和信息、服務業(yè)的開放。中國如果現在不加入WTO,不僅將來加入更加困難,而且使我們在新一輪談判中沒育發(fā)言權,不能加強發(fā)展中國家這一邊的談判力量,這會使新一輪談判的結果對我們更加不利。這也是需要考慮的“未來因素”。
加入WTO最大的好處還在于:對國際上做一定的承諾,可以促進國內經濟體制的改革,促進國內經濟各個領域市場競爭的發(fā)展,而且現在我們面臨內需不足的情況,加入世貿組織在短期內對中國經濟的增長、對就業(yè)的增長可能會有積極的、正面的促進和推動。一方面由于各國的市場對我國的產品更加開放,貿易會有所增長、出口會有所增長;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卜對國際市場做出了更多的承諾,外國投資者會覺得中國的投資環(huán)境有所改善,會增加對中國的投資,這樣對國內經濟的回升也是有好處的。因此,如果我們看到這樣的正面促進對于負面沖擊的抵消作用,即使從短期看,加入WTO也不見得是一件壞事,更不要說從長期看,中國總是要走向世界,總是要進行改革開放,通過開放來促進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和體制的改革。
二、目前中國加入WTO的可能性
***訪美,美國***沒有批準在最后的協(xié)議上和中國簽字。由此也引起了美國商界的一片呼聲、一片反對,***回國以后,又發(fā)生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作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事件。中美關系出現了急劇的惡化。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加入WT0的前景如何?
對這個問題要從我國的態(tài)度和美國的態(tài)度兩方面進行分析。
從我國的態(tài)度來講,最根本的問題是要分析加入WTO對中國是有好處還是有壞處。如果中國加入WTO好處大于壞處的話,那么不管中美關系發(fā)生什么變化,我們還是應該積極爭取加入。因為越是國際關系惡化、越是在國際上處于弱勢地位,我們越是發(fā)展經濟,越是要在國際上爭取我國的利益,越要通過進一步的開放來得到發(fā)展。西方國家本來就不是從我國的利益考慮,而是出于打開我國的市場爭取他本國利益的目的。這一點現在也沒有什么大的改變。我們還是要像過去一樣通過談判爭取我們的最大利益,做到權利和利益的平等。
從美國方面來講,這次事件也不會對中國加入WTO的談判發(fā)生大大的變化,既不會更好,也不一定更壞。不會更好,是因為他們不會因為覺得對你做錯了什么事情,出于一種抱歉的心理,來使中國加入WTO更好通過。美國有美國的國家利益,美國的反華勢力仍在反華,他們也不會因為炸了你的使館而有所改變。但是也不一定更壞。這件事情,包括這一輪的風波以后,盡管美國的反華勢力在叫囂什么“中國***組織**,就是為了對加入WTO的問題要價”,但多數人還是從兩國經濟關系的角度來看問題。美國商界的游說活動也有所加強,對抵消反華勢力的增長有好處,但是也不會由此產生很大的改變。
中國領導人最近說:我們不會放棄我們的根本利益;再談13年也沒什么了不起的。這表明了中國的立場。在這以后,中國能否在今年加入WTO,實際上已經取決于美國人談判立場的改變。從目前看,中國在今年加入WTO的可能性目前還是有的,但不妨做一個“50%對50%”的估計。
三、中國在國際形勢惡化條件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必要性
首先,國際經濟形勢對中國出口的增長在長期之內部不會很好。進入新世紀以后,不能指望我國的外貿條件還像80年代、90年代那樣好,我們也不會有像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當初經濟起飛時所享有的那種寬松的國際市場。中國現在對美國出口的順差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美國采取了各種***措施。在歐洲也有各種貿易配額對我國實行各種限制。亞洲、東歐。南美的其他發(fā)展中國家也都在發(fā)展各自的經濟,都在和我國競爭;全世界的經濟又進入了通貨緊縮的時期。從這一點來講,我們必須更多地著眼于國內市場,著眼于擴大國內需求。在新的國際形勢下,我們需要認識到的是:國際形勢越是對我們不利,我們就越是要下決心加速改革與開放。
首先是要加速國內的體制改革,盡快把我們自己的事情辦好,才能真正提高國力、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我們再也不能“說廢話”了,再也不能抱有幻想了,只能以“三個有利于”為標準加快改革,抓緊把經濟發(fā)展上去。
其次是加快對外開放的步伐,哪怕是吞下一些過去還不愿吞下的“苦果”。這是因為,所謂“發(fā)展”的概念是落后國家縮短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而不是指落后國家自己今天過得比昨天好。這包括以下的一些含義:靠前,發(fā)展中國家必須用國際市場的標準作為參照系衡量自己,認識自己的落后,認識自己的問題;第二,發(fā)展中國家必須增長得更快才能實現發(fā)展,因為你的經濟實力在增長,別人的經濟實力也在增長,如果你的增長速度比別人慢,到頭來差距會越來越大;第三,作為發(fā)展中國家,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付出更多的努力,必須做比別人更多的事情,包括一些痛苦的事情,才能追上先進國家,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這一切恰恰表明:要發(fā)展,就必須要開放,要加入到國際市場中去,經受國際競爭的考驗,開放與改革一樣,都是一件困難而痛苦的事情,因為對于發(fā)展中國家來說,這意味著要到國際上去面對發(fā)達國家的競爭與擠壓,甚至要冒讓外國資本和產品過多占領本國市場的風險,但是只有開放,我們才能知道國際上經濟發(fā)達的參照系是十么,才能在國際上獲得我們發(fā)展經濟所需要的產品、技術、資本、管理與市場,才能利用和吸取別國的經驗與教訓,少走彎路、多走捷徑,一步一步縮小我國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我們可以不開放,關起門來也可以實現一定的經濟增長,今天過得比昨天好一些,但是作為一個已經大大落后的國家,那樣做的結果只能是增長速度不夠高,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還會拉大,在當今科技與市場飛速變化的世界上,關起門來絕對不是辦法,因為那樣做實現不了我們趕超發(fā)達國家的目的,相反可能會再受人家的欺負?,F在我們都在議論西方國家的“炮艦政策”?!芭谂炚摺痹跉v史上就是用武力打開一國的國門。就是說,不早一點主動開放、發(fā)展經濟,結果卻可能是被動挨打,被迫開放,被人侵略。我國歷史上就有過這樣的先例。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改革開放的目的,說到底就是為了不再受別人的欺負,是為了使我們得以發(fā)展,與世界列強平起平坐。要想使我國強大起來,就一定要開放,要走向世界,要用世界的高標準來衡量自己,盡可能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本、技術等等,加快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和市場建設。
其他文章
- 申報殘保金時提示上年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小于社會平均工資50% 這個有風險嗎
- 緊急求助一下:報稅的那個電腦開不了機了,在新的電腦里下載了報稅軟件可以把原來報過的內容帶過來嗎?如何操作?謝謝
- 增值稅申報表的小微企業(yè)免稅銷售額是不是就是我們的營業(yè)收入,不算營業(yè)外收入把,
- 股東減資用不用考慮未分配利潤?
- 用于職工集體福利取得的進項稅,怎么入賬呢,還是進到進項稅嗎,具體會計科目怎么做呢
- 請問金蝶云星空版 如何按供應商查明細賬
- 獨立核算的分公司,總公司可以一起核算所得稅嗎?
- 一般納稅人清包工可以開3%專票不可以開普票是嗎?簡易計稅的只能開普票是嗎?
- 本期如果有在外地預交的稅款,增值稅申報的時候怎么申報?
- 開辦費用要在營業(yè)前結轉?還是下個月結轉
- 計提工會經費計入什么科目呀?問了兩個給了兩種答案。
- 壞賬準備計提的 信用減值準備屬于什么科目, 借貸方向代表增加還是減少
- 資產負債表上應付賬款為負數,預收賬款為正數,這兩個表示什么意思?
- 餐飲行業(yè)印花稅是怎么核定的,稅率是多少?
- 你好!行業(yè)協(xié)會會員費收入屬免稅收入嗎
- 行政單位財務規(guī)則和事業(yè)單位財務規(guī)則的區(qū)別是什么?
- 企業(yè)給員工發(fā)的過節(jié)費,做賬怎么處理合適,這個也需要繳稅吧
- 你們好,請問下一般納稅人資格證明文件怎么下載?在電子稅務局網站里
- 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模式計量是如何確定的?